畅阅吧

繁体版 简体版
畅阅吧 > 光宗耀明 > 第48章、山海关一霸

第48章、山海关一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太后回慈宁宫的路上还在叮嘱:“我让你璐王叔先鼎力助你自是能行,但将来万不能亏待了他……”

朱常洛只连声称是。

那要看他将来怎么做了。

但那都是后话,如今他只心中大喜。

既然李太后说小事不必再请示他,那么后面就会好多了。

至于什么才是大事,朱常洛只要到时仍能说出一二三四五,李太后又能怎么样?

朱常洛有一点倒没哄他。

想对基本上整个儒门出身、主要依赖田土的赋役优免而获利的官绅阶层动刀,自然要有另外一股经济上可供依赖、朝堂上也有力量的人才行。

对皇帝来说,党争没什么不好的。

只不过不必局限于什么浙党楚党,为什么不能是儒党和商党?

时代在变,大明的工商业其实已经颇为繁荣,隆庆开关后海贸的增长也可观,只不过目前这些收益,朱常洛能看到的、得到的很少。

这是一股被压抑着的力量!

如今,最直接压抑这股力量的,却正是“皇权”。

山海关,万里长城第一关。

这里山海之间,宽只十六里左右,扼守关内关外、联通两原。

大明以前,这里的关隘不在此处,而在西南面六十里处的渝关。

从洪武十四年起,中山王徐达奉命修关,这才定址如今所在。因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几个重要节点,如今的山海关是一组“城市群”。

居中的,是周长近十里的关城。再远一点的长城内外,还有威远、威海、宁海三座小的军堡城。

万历十一年春,紧挨着关城的东罗城开始修建,关城的规模又扩大了一些。

这山海关的规模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军事因素,还因为贸易。

而去年三月以来,山海关的贸易格局又经历了一个极大的变故。

山海关的关城内,有一个镇守府。

按惯例,这是皇帝派驻在此处的镇守太监,主要任务是监军。

但现在这镇守府的主人,全称太离谱了:大明国钦差镇守辽东等处协同山海关事督征福阳店税兼管矿务马市太府高。

如今这“权倾辽东”的高淮脸色阴沉地坐在那。

“真要等高洋、高臣、高大小、高二小他们回来?”

说话的,是高淮的哥哥高仲。

“等!”高淮声音颇为尖利,“就算要回去,当然要带着已经安排好要收上来的银子!”

山海关离京城不算太远,七月初宫里传出旨意,撤除矿监税使这桩善政的消息传到山海关已经一个月了。

高淮还没有动身回京。

原因当然很简单:大明这么大,派出去的矿监税使几乎是一個管至少数府之地。总不能听到旨意就回京,连清点、准备解运都不管了吧?

只要能在边陲之地的矿监税使也回京之前回去就行,总会给几个月的时间的。

“但叶秀才他们……从朝鲜回来可不知是什么时候了。”说这句话的,是高淮用的另一个人。

“哼!陛下病重,不知那些酸儒是如何蛊惑太后娘娘和殿下的。”高淮咬着牙,“督征福阳店税,兼管矿务马市,那都是为陛下办差,为内帑聚财!我已经回禀过了,你们不用担心。况且,焉知没有变故?”

高淮去年三月刚来,不到两月就送回去五百两,朱翊钧高高兴兴。

奏请把军务衙门改了税店,皇帝准了,还赐名福阳店。

他私自在自己的职差面前加了镇守二字,辽东官员弹劾他,皇帝还不是说了“朕固命之矣”?

沈一贯谏言说辽东为神京右臂、断不可让高淮插手这里的兵权又怎么样?协同山海关事有利于开矿、征税。

辽东总兵孙守廉弹劾他,结果是孙守廉滚了。

如今新的辽东总兵马林前些时日在在关城内的闹市上张帖参劾高淮胡乱干预军政,他正在准备继续搞走马林,没想到京里却来了旨意:撤除天下矿监税使!

“高公公……”又有一人奔进来,那也是他新收的爪牙,“十几家店都不肯交,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