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阅吧

繁体版 简体版
畅阅吧 > 中医:给孩子找妈那些年 > 第一章 好人谁写日记呀

第一章 好人谁写日记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日记:

1978年5月15日——星期五——晴

——又控制不住自己想她了

晚上放工之后,我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

煤油灯的气味和往常一样刺鼻,可为了与你早一日相见,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沉下心来,认真学习那些对我来说异常艰涩的《物理》和《数学》知识。

今天是你离开后的第120天,也是我思念你的第120个夜晚。

虽然,时至今日,你依旧音讯全无……

楚玉婷,难道你真的如同大家伙儿谣传的那样,变心了吗?

他们说,你作为一个下乡知青,如今考上远在首都的最高学府,已然飞上枝头变凤凰;可我依旧是那个在黄土地里播撒青春的农民小伙,我配不上你。

虽然我打心底里不认为你是一个肤浅的女人,你不会因为外在物质条件的改变,而亵渎我们之间那纯真美好的爱情。

可你一连四个月都没有书信寄出,几乎让我失去了为你辩驳的勇气。

你恐怕、大概、的确是变心了吧。

我恨你,我那有名无实的妻子——楚玉婷!

从今夜开始,我不会再想你、不会再想你、不会再想你……

对了,小花的营养不良越来越严重了,每天吃野菜几乎让她瘦骨嶙峋,明天我准备挖几条泥鳅贴补一下她。希望我这样的旱鸭子不会被水淹死。

难道,你真的连她都忘记了吗?

……

一间土坯房内。

王禹安合上牛皮纸包裹着封面的日记本,嘴角一阵抽搐。

自己不是坐公交车给未来老丈人送“乌头蜜”去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这里是啥地方?

作为一个年近三十的大龄青年,王禹安经人介绍,好不容易认识了一个从南方打工回来的漂亮女生,眼瞅着就要成家立业,怎么说都得上点心吧?

这不,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中医爱好者,在得知未来老丈人患有类风湿之后,王禹安屁颠屁颠地跑到中药材市场,买了些乌头和白蜜回来,连夜熬制了一罐子“乌头蜜”,准备一大早给送过去。

嗯,那“乌头蜜”他亲口尝了的。

很甜,还有点麻,舌尖上像过电似的,就如同这突如其来的爱情……

哪知道,眼睛一闭,一睁,就来到了这里。

面前的房间不大,四周都是土黄色的墙壁,墙壁上还爬满了崎岖的沟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茅草缮成的屋顶太过简陋,刮风下雨冲刷所致。

只有在贴近木床的墙壁上糊着一层旧报纸,盯着上面的标题,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挨着床头摆放着一张衣柜,柜子上用墨水瓶制成的油灯黑乎乎的满是油渍,凑近的时候,黏腻的烟油味儿直往鼻孔里钻。

靠近柜角的位置码放着一摞书,封面上用简略的线条印刷着工农兵头像,像是那个年月学生们常用的课本。

唯独中间夹着一本掉了表皮的《三国演义》,估计是经常翻看的缘故,书角都磨毛了。

眼前的景象是如此的清新奇特。

王禹安正待细想,忽然有一股陌生的记忆涌上头颅,痛得他又摔了回去。

他还是叫王禹安,不过却不是那个大学毕了业,仍不安分的自学中医的社畜,而是蒲山乡人民公社,王家生产大队的一名光荣的社员。

这里没有朝九晚五,有的只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生活很苦,却苦得让人无所觉。

村子里的大姑娘和小伙子都是朝气蓬勃,那溢满了汗水的脸颊,甚至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带着这个年代特有的清澈和愚蠢。

当然,他王禹安之前也是清澈的。只是,当他那个漂亮的知青媳妇儿考上大学,一去不返之后,他就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了。

若不是还有一个四岁的女儿需要照料,估计他会更加消沉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